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丨聊城大学高速光传输理论与技术团队
发布时间:2025-10-17
阅读量:

 01

导学团队简介

高速光传输理论与技术团队坚持以国家信息网络战略需求为导向,以立德树人为根本,致力于高速光传输领域的前沿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,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、勇于创新、成果丰硕的导学队伍。

本团队由3名教授和3名优秀青年博士教师为核心构成,学缘与年龄结构合理。主导师白成林教授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、山东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,进行导学团队顶层设计,把握总体研究方向;许恒迎、张霞教授分别在相干接收DSP算法及新型光纤传输介质等子方向深耕;杨立山博士、于新阔博士及杨桐欣博士协助指导研究生日常科研。团队实行“首席教授宏观指导-方向教授具体负责-青年博士协同落实”的分层协同指导模式,共享实验平台,确保每位研究生都能获得全面、精准的学术支持。

团队明确以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为首要职责。管理上,建立了完善的制度化流程,包括每周组会研讨、进度汇报、学术沙龙等,营造了紧张而有序的科研氛围。导师们言传身教,不仅是学术上的引路人,更是人生成长的良师益友,着力构建“严谨、求实、协作、创新”的导学文化。团队内部学术交流活跃,师生关系融洽,形成了“老生带新生、团队共成长”的良性循环,学术氛围浓厚。

团队充分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潜能,人才培养成果显著。迄今已培养21届信息与通信工程/电子信息硕士研究生(共授予学位58人),在读研究生48人。近年来研究生深度参与国家/省部级项目10余项,重大横向课题2项,发表高水平SCI/EI论文100余篇,申请发明专利40余项(已授权20余项),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7部,3名研究生获评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,6名研究生获邀在亚洲光通信会议(ACP)做口头汇报,展现了扎实的科研功底与学术影响力。

 02

团队科研业绩

近三年来,高速光传输理论与技术团队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6项,重大横向课题2项,科研经费累计2000余万元,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坚实平台。团队导师与研究生通力协作,取得了系列突出科研业绩。

 

团队主导师白成林教授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,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,山东省中青年学术骨干,山东省高等学校首席专家。首位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、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、三等奖1项、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;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15项;近3年承担重大横向课题经费累计1900余万元;发表SCI、EI论文100余篇,出版专著3部、译著2部;授权发明专利16项。其指导的2023届硕士生秦鹏获评2024年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,研究生李朋飞荣获2025年聊城大学研究生创新成果三等奖。

 

团队导师许恒迎教授,博士生导师,山东省高层次人才,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,聊城大学“光岳英才”第一层次入选者。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,在研面上项目1项,承担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、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3项。荣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,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项;在光通信领域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,担任Optics Letters、Optics Express、Optics Communications、Optical Fiber Technology 等国际期刊审稿人;其指导的2023届研究生毕岩峰因创新性突出,被光通信领域Top期刊《Optics Letters》评选为“编辑精选”(Editors' Pick)文章,2025届研究生董婷婷获评“聊城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”。

 

团队导师张霞教授,山东省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,山东省集成电路人才培养联盟课程体系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。在0ptics Express等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SCI/EI收录论文30余篇,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,在研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,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、山东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项。其培养的研究生积极参与相关项目研究,已成为光通信领域的科研生力军。

 03

团队育人成果

本团队始终秉持“立德树人”根本任务,将促进研究生“德智体美劳”全面发展作为核心培养目标。在德育方面,导师团队率先垂范,以严谨的治学态度、深厚的家国情怀和科学的求实精神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。定期组织思政学习、学术诚信教育、团队文化建设等活动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培养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使命感和责任感。

在智育培养方面,近3年团队研究生深度参与国家级/省部级及重大横向课题6项,这些课题为他们提供了优质的科研实践平台。导师组实行“一对一”精细化指导,定期举办组会与学术沙龙,学术火花激烈碰撞,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。近三年,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发表50余篇高水平论文(如毕岩峰在《Optics Letters》上的编辑精选文章)。秦鹏荣获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,李朋飞获校级创新成果奖,董婷婷获校级优秀硕士论文等多项荣誉,团队研究生智育水平显著提升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向下滑动查看所有内容

 

在体魄健康与美育劳育方面,团队倡导“健康科研、快乐生活”理念,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文体活动,如师生篮球赛、徒步等,强健体魄,舒缓压力。同时,通过组织学术海报设计、布展等活动,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。团队将劳动教育融入日常科研,鼓励学生动手搭建实验系统、调试设备,培养其吃苦耐劳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。

在就业发展方面,团队培养成效卓著。毕业生因基础扎实、创新能力强、综合素质高而备受青睐,就业率达到100%。近3年来,团队成功推荐20名优秀硕士生进入北京邮电大学、鹏城实验室、北京师范大学、北京科技大学等知名大学/机构攻读博士学位,深造率高达34.4%,其余毕业生进入中国移动、联通、电信等企业成为技术骨干,形成了高质量的“品牌输出”,体现了社会对本团队人才培养模式的高度认可。

 

向下滑动查看所有内容